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收官,各银行理财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得以曝光。上半年,多数公司管理规模有所下降。受益于代销渠道拓展等因素,少数公司管理规模实现逆势增长,代销渠道保有量占比明显提升。
今年上半年,居民投资偏好更加保守,各公司加大产品体系和产品形态的创新力度,进一步丰富产品投资策略以及投资标的,推出目标盈、高股息等产品策略。
【资料图】
管理规模普遍下降
今年上半年,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下滑超2万亿元,理财公司的管理规模也普遍下降。
整体来看,部分国有行旗下理财公司规模下滑较为明显。截至2023年6月末,工银理财、农银理财、中银理财、建信理财、中邮理财管理规模分别为1.5万亿元、1.42万亿元、1.61万亿元、1.47万亿元、0.71万亿元;2022年末的数据分别为1.76万亿元、1.78万亿元、1.76万亿元、1.91万亿元、0.78万亿元。
部分股份行旗下理财公司的管理规模也出现下滑。截至6月末,招银理财产品余额为2.53万亿元,较上年末减少1372.54亿元;平安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8835.54亿元,较上年末略降0.4%;华夏理财的理财产品余额4718.31亿元,比上年末下降8.1%。
中小银行旗下理财公司管理规模整体保持平稳。截至6月末,苏银理财产品规模4465亿元,南银理财产品规模近3500亿元,宁银理财产品规模3460亿元,杭银理财产品规模3354.79亿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部分公司管理规模上半年实现增长。如光大理财的管理规模从11852.41亿元升至12236.48亿元;交银理财的产品余额11621.87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7.07%。
谈及管理规模的变化,华夏理财表示,公司管理规模下降受证券市场波动加剧、银行理财遭遇大规模赎回、存量产品清算、超额收益减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。需要说明的是,下半年,银行理财公司和行业规模已得到修复。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透露,截至7月末,农银理财全口径规模达到了1.78万亿元,保持在同业前列。
多元化代销渠道形成
在多元化产品代销格局下,今年上半年,银行理财公司继续加大代销渠道建设,代销渠道的保有量有所增长。
兴业银行半年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兴银理财通过国有银行、股份制银行、区域性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等机构渠道向零售客户销售理财产品,截至6月末产品保有规模为6152.41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20.51%。通过银银平台面向同业机构客户销售各类资管产品的保有规模为2714.21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25.01%。
行外渠道代销规模占比进一步增长。杭银理财表示,公司持续深化渠道经营,积极拓展行外渠道,通过国股行、城农商行、互联网银行等多渠道推动营销,代销规模较上年末增长6.74%,代销客户签约数较上年末增长35.86%。交银理财称,截至6月末,该行行外代销产品余额6057.48亿元,占比52.12%,初步建立了以母行为主体,开放、多元的全渠道体系。
从全市场情况来看,截至2023年末,已有27家银行理财公司打通了行外代销渠道。从拓展情况来看,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理财产品由母行代销金额占比进一步下降。此外,15家银行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,上半年累计直销金额1100亿元。
产品体系更加丰富
今年上半年,居民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,各理财公司也加紧调整产品研发策略,丰富产品体系,产品策略也更加多元,涵盖目标盈、期限匹配持有到期、高股息策略等。
林立表示,农银理财上半年持续丰富产品线,针对银行理财客户总体风险偏好偏低的特点,创新推出了低波、稳健系列的产品,上半年累计募集金额超过400亿元。招银理财表示,公司上半年加大了对现金类、短期封闭低波类、中长期限匹配类产品的发行力度。
招银理财表示,上半年公司相继落地主打配置优质资产的安盈优选(精选资产)、目标盈、期限匹配、高股息等十余个产品策略。华夏理财推出久期控制等创新产品,创设“跃盈”结构性理财产品,防范市场风险、增加收益弹性。